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占满了学生的周末空余时间,还有很多家长甚至周内放学也给孩子安排满了补课!
小学上学快一学期了,朋友夫妻俩平时对孩子的数学格外重视,常常在孩子放学回家后,盯着算术,生怕孩子落后他人。但是没想到给孩子做数学测试成绩只有62分!
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不必过于焦虑,顺其自然就好。即使孩子一年级认的字不那么多,通过补充孩子的课外阅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认字只是顺带的事。
孩子拼音不会拼写;生词不能写;题目看不懂。归根结底,识字量不过关。如果一年级不注意,二年级的情况会更严重。根据3-7岁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寓教于乐,让孩子爱上识字。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中提到,当儿童5岁左右时,文字、符号(拼音)、色彩、数理逻辑、阅读等各个方面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敏感期。所以只要用对方法抓住识字敏感期,就能让儿童识字事半功倍。
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可以增加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终身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早教一直被大家推崇的,有些宝妈总觉得儿童越早开始接触知识,对未来学习才会越有帮助,于是早早就开始教儿童识字,可她们却不知道,儿童太早识字,其实不太好。
相信很多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神童”,3岁背唐诗,4岁识千字,让很多父母都很羡慕,但是也很忧心不已,所以他们就会逼着自己的儿童快点学习识字,害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们都注重让儿童“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当宝宝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很多的准爸爸妈妈就开始进行各种的胎教。 当儿童出生后,教育依然没有落下,有些父母认为越早让儿童接触文字,早点识字对儿童以后的学习成绩肯定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