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专家建议,不要过早地教儿童识字,否则会降低他们的识字兴趣,破坏他们的想象力。但是如果不教儿童识字,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往往跟不上,落后于会识字的人,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这样的报道:年仅15岁的青少年已被清华大学录取。更令人羡慕的是,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再看看自己上幼儿园两年的孩子,认识的字都没有超过300个。
“现在的儿童都没问题,而是现在的父母是神经病。为什么非要逼儿童学呢?让他好好地玩不香吗?”上次在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看到下面的这一条评论。 确实,在对于当下的教育,太多的父母处于一个焦虑到疯魔的状态,三四岁的儿童就报了几个培训班,生怕自己的儿童启蒙太晚,输在的起跑线的上。
只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识字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从一起阅读到独立阅读,从阅读图画书到阅读文本章节,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趋势必将指日可待!
中国的汉字形象上就和一个个图形差不多,如果说孩子已经能够辩认生、熟人的面孔,或者会辨认一些几何图形,并且有一定的专注能力,就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识字的基本条件。儿童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昨天去接他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位妈妈说她5岁的孩子已经快认识1000多个字了。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这位妈妈接着又说道:“儿童还是要早点识字才好,这样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儿童识字是起点,但不是全部。我们最终是要将孩子带入自主阅读的美好世界,每一个爱阅读的孩子都可以在文字中认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认识过去与未来,也认识他们自己。
人只能活一辈子,却可以在书中体验百味人生。个人的创造力和解决力有限,却可以在书中习得伟大的思想和成熟的经验。早识字,早阅读,早受益,给孩子铺就五彩基石,给孩子一个不可限量未来。
在“成功要趁早”思想的推动下,许多年轻父母把早期教育当成教育法宝,把“早教早成功”当成信仰。 为提高儿童的能力和素质,父母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 但实验证明,早教不是越早越好,小心对儿童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