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亮是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转眼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每个月小亮的班级都要进行月度测试,以判断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进度。就因为月度测试,可愁坏了小亮的妈妈,孩子每次测试都不及格。经过和老师沟通,原来是儿童识字量太少,不认识题目,考试的时候虽然老师会读题,可是孩子总是跟不上老师的速度。
说到“超前教育”,现在的争议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觉得,幼儿园,就是给儿童玩耍、培养自理能力的地方,而小学,才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因此,到了小学再识字,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大环境下,现在有太多的儿童,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如果自家儿童还一个字都不认识,那么上小学便很难跟得上。
幼儿园没提前让儿童识字的家长,儿童上了一年级后多数都后悔了,不识字或识字量少的儿童上一年级后明显感到吃力,不会记作业、不会读题目、不会写日记、不能自主阅读、甚至有的儿童听不懂老师的话,而识字量大的儿童,学习就比较轻松。
识字量不够,想要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是难上加难,更别说提升阅读量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儿童上小学后的学习进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孩子们来说,提前储备识字量,孩子自主阅读和幼升小都会轻松很多。
著名哲学家罗素表示,中国汉字有一个特征,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未曾有过而中国独有的。就是“文字由表意符号构成而不是字母”。从汉字的独特形状出发,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曾听一位朋友说起她小区里的一个孩子,不到三岁就认了快一千字,平时只喜欢看有字书,绘本图画类人家根本不碰。一问,家里爸爸是当记者的,平时没事就爱教孩子认字。
儿童识字量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应该有一些耐心。所谓“厚积薄发”,当孩子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写作业就很轻松了,我们妈妈也不会再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
为什么有的儿童识字量惊人,有的儿童记了这个忘了那个? 而曾经靠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出口成诗出圈的王恒屹,当时年仅5岁,识字超3000,背诗500!
我们经常能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新闻:“3岁儿童识字2000”、“识字神童 5岁就能够读书看报 ”、“识字神童三岁认字过四千 ”等等。 家长们看到了这样的信息,千万不要焦虑,也不要因此去强迫自家儿童识字。因为这样的培养方式完全违背了儿童的自然天性。
把握幼儿幼儿园的“识字敏感期”。只要做好“街拍”识字法,让孩子结合生活识字;图文结合,让孩子趣味识字,幼儿园三年内掌握2000+的汉字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