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一些关于早教的书,大部分都是讲早教的重要性,而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实施早教。这方面的书我没见过多少。上个月,我从图书馆借了冯德全的早教丛书,感觉相见恨晚,因为它从微观层面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认为,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立即采取行动。起来!无论孩子多大,这些原则都是通用的。
1.早开始的原则
婴儿应尽快目击和聆听汉字,并在认识人、认识事物、听话、听音乐的同时开始。具体来说,在孩子半岁以前,当短时间抱起来看世界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看和倾听,看大人读书读字。当他能坐能玩的时候,给他字卡玩,翻书给他看。通过这种方式,婴儿可以变得对识字和阅读很敏感,特别注意文字这种特殊的东西,孩子们会在生活中注意文字,并喜爱识字活动。
我以前认为当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自然会有一个敏感的时期。现在看来,主动出击比坐等机会出现要好。引导他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关注汉字。不管怎样,周围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早认字,多鼓励,让他有成就感,他就会随时随地看到字时主动问和读。
2.生活情境化原则
儿童识字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当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需要注意的事情时,家长应该抓住时机,让他认读与孩子事物相关的字。例如,如果在生活中看到雨,告诉孩子“雨”这个字。让他认读与孩子事物相关的字。
3.耳濡目染原则
生活中有语言就学习说话,有事物时认识事物,有人际关系时就了解人际关系,有人的行为时就培养各种行为习惯。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当作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要养成孩子认字的习惯,你应该在生活环境中安排儿童歌曲、成语、对联等文字内容,引导孩子识字,树立良好榜样。
4.习惯原则
所谓习惯,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我们不仅要强调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而且我们还应该强调,他们的活动应该认真进行。例如,养成早读和睡前听故事的习惯。但对于许多家长来说面临着一个难题,孩子没有自觉,必须要家长在身边监督才能去学习识字。这其实就是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如果孩子觉得学习识字就像晚上7点的动画片,或者就像游戏一样,他们自然就会自觉学习了。
因此,儿童识字要寓教于乐,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刘小爱识字软件在普通识字卡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的识字动画,孩子可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习文字的演变和字形、字义等;它的趣味识字游戏也会增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成功完成游戏还会增加孩子的学习成就感。最关键的是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每天复习的数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