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和小区里几个同龄的孩子玩,看到地上井盖上写着两行字,兴奋地对我说:“妈妈,这是‘上’,这是‘雨’。”引来了身边妈妈们的羡慕和赞叹,“你家宝宝都会认字啦,太厉害了!为什么我家宝宝我怎么都教不会?”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教宝宝认。但是宝宝根本坐不住,常常读不了两个字,就跑去玩了。任凭怎么叫他,他都无视你的存在。有时费了半天劲儿,好不容易会读了,过一天又忘记了。
其实并不是宝宝记不住也不会学,而是妈妈的教学方法不对,让孩子提不起兴趣。我的两个孩子,从上幼儿园中班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教他们识字,因为儿童识字的敏感期从4岁开始,一直持续到7岁。在此期间,孩子会本能地有迫切的识字需求,而且记忆力特别好,识字过程容易,所以记得快。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进入识字的敏感期就会主动去识字,只能说他有识字的潜质。父母如何引导,让孩子对识字感兴趣很重要。儿童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这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有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在教学龄前儿童识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利用图像记忆
教学龄前儿童识字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坐下来学习,而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记忆特点。我教孩子识字时,经常使用一款儿童识字软件,刘小爱识字,把汉字与动画相结合,比如“雪”字,动画显示的是天空正在下雪,孩子看完后,就很容易记住了。
这其实运用的就是图像记忆,这是目前最适合人脑运行模式的记忆方法。与传统的声音刺激记忆相比,效率提高了3-10倍。孩子越小,形象记忆能力越强。12岁以后,图像记忆会慢慢退化。
因此,大家在教儿童识字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图片的教学工具,把图像和汉字结合起来,最好还能玩游戏。
选择学习时间很重要
父母希望每天用固定的时间让孩子识字,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当他们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了。我们不用担心这个。看到孩子精神状态很好,我们可以试着用卡片教孩子认字,当他们玩得开心或看电视时,不要强迫他们认字,孩子带有情绪会对学习认字反感,而且效果也不好。
除此之外,我们不用用大量的时间教孩子认字,每天只需要五六分钟。比如晚上睡觉或者吃饭之前,带孩子出去玩,看到街上的广告牌,地上的井盖,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名称等等,都可以教孩子认字。
反复巩固
孩子能很快记住汉字,有时也会很快忘记。他们昨天学习的时候记得很清楚,但是今天可能会忘记很多。所以要反复巩固练习,反复巩固练习的方法不能太单一。比如总是拿着卡片反复识别会很无聊。
我的方法是陪孩子看绘本,有教过的汉字,我会问他们,当孩子们认出他们学过的汉字时,他们会非常兴奋。认不出来时,我们就再教孩子一边,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渐渐地,孩子会养成一种习惯。无论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字,他都会兴奋地向我指出他知道的字。“妈妈,这里有个‘去’字。”
注意对比
孩子识字时,常常会把一些字搞混,比如“士”与“土”,“鸟”与“马”,“天”与“大”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字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有点像找茬的游戏,既帮助孩子阅读,又培养孩子观察总结的能力。
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比如读到“天”字,我会用手盖住上面的一横,问孩子读什么。久而久之,当孩子看到一个字时,他们也会覆盖一部分,然后问我这样读什么。这样,孩子们可以同时知道几个汉字。
除此之外,儿童识字,要以鼓励为主,不要苛求孩子。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好更快地学习。久而久之,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孩子一下子学会了很多汉字。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急躁,要慢慢来,不要让孩子把他们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