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字宝典/学前识字/奶奶教孩子说话识字,孩子满口方言,会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吗?

目前大约70%的家庭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孩子,老人有一定的知识并且接受了新的育儿理念。了解教育孩子很重要,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还要教会孩子更多的文化知识。然而,问题来了,老人在教育孩子说话识字方面,还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看到一个视频,爸爸在一张纸上画上蟒蛇、麻雀、螳螂、瓢虫、毛毛虫,教孩子看图识字,结果宝宝说奶奶没这么教,应该是大长虫、家巧、刀浪、花大姐、杨喇子。爸爸哭笑不得,趴在桌子上。

网友说奶奶教得对,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

这一幕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情况很常见。综上所述,老人教孩子说话、识字会存在这些问题,看看你家是哪一种?

奶奶教孩子说话识字,孩子满口方言,会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吗?

老人教孩子认字普遍存在的问题

老人有本地口音,不会说普通话

在我国,乡音差别很大,甚至在一个地区,不同的县、市、镇都有不同的乡音。老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但一般不会说普通话,带孩子的时候也不能一下子学会普通话,难免会有地方口音。孩子跟着老人走了很久,自然和老人口音一样,一张嘴就知道从哪里来。

老人用地方方言,不会标准书面语

老人多年的认知也形成了固定的习惯,一些东西的名字也成了约定俗成,习惯性地教孩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就像上面提到的老奶奶一样。

东北的奶奶教孙子认识卷心菜时,说是“疙瘩白”。

四川的奶奶教孙子认识拖鞋时,说是“拖板孩儿”

在孩子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后,他们去其他地方说这些名字,没有人明白他们的意思。

老年人识字能力有限,复杂字读错

有大量老年人年轻时没有上学,识字能力有限,但他们又很想教孩子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很大胆地教孩子,生怕影响孩子的好奇心。

二宝2岁10个月,现在正处于识字敏感期,走在路上时,他看到牌子上有一个字,就问上面写着什么。有一次看到牌子上写着“小桥陡窄,注意安全”,奶奶就说“小桥走乍,注意安全!”二宝每次看到这块牌子就这么念,妈妈告诉他正确读音,他还不高兴。

奶奶教孩子说话识字,孩子满口方言,会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吗?

父母应该怎样减少老人教孩子说话识字的影响

《整体养育》中说,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一些父母想象得那么可怕。父母的作用是为孩子提供条件和帮助。

只要父母多花时间,多和孩子相处,让孩子更信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会更大。

多和孩子说话

《从出生到3岁》中提到,提到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和他“说话”绝对是个好主意。婴儿在6个月左右开始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养成早说的习惯,对语言教育是最好的。

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交谈,谈些他们关心的事情。和孩子玩耍时,吃饭时,给孩子洗澡时,换衣服时,让孩子睡觉时等等,利用一切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孩子。让孩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多学习父母的说话方式,这样会大大减少老人对孩子的影响。

多给孩子听正确的声音

很多父母都是上班族,所以白天不能陪孩子。建议给孩子下载一个宝宝识字软件,不仅能让孩子识字还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刘小爱识字软件app是我们家二宝在经历过那次笑话后,我给她使用的辅助工具。根据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研发的适合3-10岁儿童识字的趣味识字软件。里面每一个汉字的发音都很标准,还有大量的故事可以给宝宝免费听。

有家长担心听音频,孩子吸收少,事实不是这样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神经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证明了当听或读同样的材料通过有声读物和音频文件吸收信息时,它们处理语义信息的方式是相似的。

多给孩子读书

儿童教育心理学说,儿童要学会阅读和理解印在纸上的文字、句子或章节的含义。他们越早开始阅读训练,就能越好地训练他们的书面语言能力。

如果家长觉得没有足够的话题可以和孩子聊,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准备一些绘本,每天给孩子阅读和讨论绘本,形成习惯后,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从书本中学到很多书面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奶奶教孩子说话识字,孩子满口方言,会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吗?

老人照顾孩子是必然的,对他们的语言影响也不会小,但也不是坏事。对孩子掌握一门语言,提高各种能力也有帮助。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老人对孩子的影响,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用你自己的方式影响他们。

浏览次数:383 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1-10-18 15:26:53

本文链接:https://www.lcc6.com/show-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