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幼升小后,孩子的识字问题就会成为家长们的焦虑。我曾经看到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可以通过加、减、乘、除且识千字的新闻,这个新闻也引起了许多家长的焦虑,于是她们就迫不及待地到处去找识字班。一些家长甚至计划从孩子学会说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教他们识字。尤其是看着身边的孩子识字量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宝宝总是不配合,或者没有任何进步时,父母就更加焦虑了。
但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当孩子热衷于玩角色扮演游戏时,往往是他开始具备识字的能力了。当一个孩子读了很多书还不识字的时候,他只是在慢慢地积累,等着有一天给你惊喜。
从识字角色扮演游戏开始
当一个孩子假装是一个医生在家里给你用铅笔注射,或假装服务员,给你一盘饼干和一些小纸片时,你是不是认为这种游戏很无聊?只有孩子的认知能力较低才会喜欢这种游戏。但事实上,国外的研究多年前就证明,当儿童热衷于角色扮演游戏时,正是儿童开始具有符号概念的时期,并逐渐进入识字的敏感期。
角色扮演游戏并不是无聊的消磨时间的把戏,而是孩子们开始使用“符号”并用抽象符号代替某些东西的过程。这也是识别字符的过程,即用抽象字符替换物体或感觉。事实上,语言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替代物”。孩子们可以使用符号,喜欢角色游戏,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接受文字。
当然,一些特殊的孩子在他们两岁以上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汉字的兴趣。在听故事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问父母“这个字是什么”、“那个字是什么”。有些孩子可以在小班中拿起报纸阅读,但这类孩子是少数,可能占总数的5%。大多数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一般成长规律。
孩子们应该小心地使用识字卡
父母有意识地教孩子识字并非不可能,但如果他们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一半的家长都会教错。但是不要因为孩子识字能力差就送他去外面的培训班学习读写能力,这可能比父母教得差更糟糕。
对于流行的识字卡和各种识字教材,专家认为这种“被动识字”教学法不适合学龄前儿童。反对“识字卡”的原因是,这是一种基本脱离“语言环境”的汉字识别方式。这就是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相互矛盾的。在语言学习中,有句话说“音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句子离不开文”。真正的语言能力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句子和文章并运用语言来培养的。
识字把汉字从文章中一个一个摘出来让孩子学习,这样不利于孩子语感的形成,更遵循宝宝循序渐进的成长规律。刘小爱识字软件是从宝宝兴趣出发寓教于乐教宝宝识字的免费的识字软件,它把与汉字字形相似的象形图片与汉字结合,科学地解释汉字的含义,还有组词和造句环节帮助宝宝培养语感,它趣味的识字游戏可以激发宝宝对识字的积极性,让宝宝爱上识字。
家长最好选择多种方式,如亲子阅读、与孩子高质量沟通、丰富生活经验等,使孩子能够“积极”识字。其实家长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孩子的识字量并不是主要的事情,关键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毕竟,让孩子阅读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