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去上学。拼音读不好,字不认识,写不好。成了班里最差的,怕老师批评我。”
这句话来自一位妈妈发布的帖子——《孩子上一年级,天天哭着去上学》,此帖一经推送,短时间内点击量已超过10万。
因此,“什么时候教孩子识字”“孩子识字的最佳时间”这个话题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为什么学龄前没教孩子认字会后悔?
没有基础的孩子会学得很辛苦
春节假期和一位阿姨聊天,了解到小学一年级的总识字量要达到400字。
没有基本的识字能力,孩子突然要融入和接受一个充满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的世界,会很累很辛苦。
如果再被老师批评阅读速度慢,发音错误,孩子内心的压抑和挫败感不会比我们被领导批评的低!
有基础的孩子更快乐
孩子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正式学习打下基础。
对识字学龄前儿童的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幼儿识字可以教,但是不能强迫他们去学。
一些研究统计发现:
学龄前被迫提前识字的孩子可能比刚进小学时不识字的孩子学习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前识字孩子的优势不再明显。
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俩都是博士后。
他们坚信孩子在学龄前一定要提早识字,否则他们入学后成绩就会被其他孩子甩在后面。
于是,孩子刚学会说话走路就教孩子识字。
孩子很聪明,2岁左右基本能读一些纯汉字的历史书,夫妻俩也很自豪。
孩子上学后成绩很拔尖,但总抱怨上课很无聊、没意思,老师教的字她都懂。
到了二年级完全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三年级,孩子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
看到这,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太晚太早都不好。那怎么把握机会和方法?”
别急!孩子识字有敏感期
不要学太多
①学龄前学习2000字左右,就可以提高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
首先,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每天记住一个最简单的汉字。一年后,孩子也能认出300多个汉字。
我建议使用刘小爱识字软件。
很多家长不知道从什么类型的字给孩子学起,如果学的字太难了,孩子总是记不住,可能更不愿意识字了。
这款宝宝识字软件里分为启蒙、学前常用字和幼小衔接,由易到难,让孩子循序渐进的识字。
只有慢慢地过渡,孩子才能轻松地学会更难的汉字。
②孩子在4-6岁时兴趣广泛,阅读能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从4岁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识字
大多数孩子在4-7岁时对识字很敏感,他们本能地对识字感兴趣。
4岁左右的孩子记忆能力非常强,每天只需要在识字软件app学习30分钟,大概就能掌握5个汉字。
里面还有海量的故事和童话免费供宝宝听,孩子也能由此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当然,每个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都不一样。如果孩子明显抗拒,我们就不应该强迫他们学习。
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宝宝的识字兴趣。
绘画文字和理解象形文字
识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对于枯燥的事情,孩子的情绪是矛盾的、被动的。
我们可以从画人物和认识象形文字开始。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乐于阅读,主动阅读。
刘小爱识字软件app就是以动态的象形图的教学方式,孩子学起来很轻松。
创造各种学习机会
来自新西兰的科学家玛丽·克莱(Mary Clay)认为,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自然发展的,父母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环境,所以孩子自然就学会了写作。
对于识字敏感期来得早的孩子,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鼓励孩子用手指阅读,也就是指着文字告诉家长。
这种指法用得比较多,孩子自然能认出常用字。
识字的关键:记住汉字的意思,而不是汉字的外观和发音
连续读几遍词汇属于机械记忆,目前孩子记住但忘记很快,枯燥地重复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