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字宝典/专家解读/一个长期在“打击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很可能成长这种人格

“爸爸,我今天考试进了全班前20名了!”

“才进步20名就这么自豪?你看看你表姐,每次考试全班前五,也没看她和你一样骄傲啊。”

这样的对话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很多家长认为谦虚使人进步,批评可以鞭策孩子,所以孩子很少从家长嘴里听到表扬和鼓励。时间一长,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劲。


我在刷微博时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中国式父母不爱夸孩子”。我看了孟非老师的一条微博是这么说的:在中国,大多数母亲对孩子是不得要领的各种瞎夸,而父亲们基本上都居高临下地坚决不夸,这似乎特别符合从古至今“严父慈母”的角色定位。其实不仅是对孩子,及时而恰如其分的赞美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特别重要。

打压式教育

就拿我朋友家的教育方式来说。周周今年4岁了,在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数已经开始识字了,周周也不例外。某天周周在用刘小爱识字软件识字,每学会一个字,周周妈妈就在旁边一边鼓掌一边说:“周周好棒,又学会一个字了!”周周也很开心地说:“耶!谢谢妈妈的夸奖,我还可以继续认字吗?”周周妈妈当然很欣然地同意了。当周周记不住汉字的时候,周周妈妈也在一旁鼓励他:“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今天学不会我们明天再来”顺便会拉着周周爸爸一起给周周鼓励。这样的鼓励给周周带来了很大的激励,一会就学会了10个字。


一些家长没有从被激励中受益过,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在被肯定的情况下能够推动自己,开发潜能,并有更大的动力去前进。从我国传统教育的根源看,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父母认为,当孩子受到夸奖时,他们会感到骄傲,从而不会进步。

赞美和夸奖使人进步

另外有些家长的思想被束缚。他们常常看到别人的孩子很优秀,然后把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较。总是对自己的孩子皱眉头,吹毛求疵,对别人家的孩子却满含宽容和赞扬。也许是出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些家长往往选择打击式教育,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且是大多数的孩子都不能接受。


一个长期在“打击式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很可能成长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不自觉地顺应别人的言行,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被拒绝或拒绝,没有自我意识,即使自己不想做什么,也会强迫自己接受。只在意别人的感受,然而这样并不能唤起别人的真心。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往往是‘小透明’的存在,表面上他们似乎很懂事,做事小心翼翼,但心里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过着很不开心。

讨好型人格

每一位家长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如此卑微,避免孩子成为这类人格的最好办法是经常承认和赞扬他的优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赞美是人们获得基本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从最低需求到最高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个人都是在关系中得到满足的。一段好的关系必须有赞赏、羡慕和鼓励。赞扬孩子不仅能建立信心,而且能改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而亲子关系是学习好坏的核心,也是青少年遭遇事物走向极端的首要原因。在表扬孩子的同时也批评孩子们的问题,及时纠正,就像对待小树一样,既要灌溉,又要不时地剪掉树枝。

浏览次数:656 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18 17:02:46

本文链接:https://www.lcc6.com/show-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