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字宝典/专家解读/古人云:不打不成材,这是真的吗?孩子不听话,父母该不该动手打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父母越爱孩子,在孩子不听话时情绪就越容易失控,忍不住想要动手打孩子一顿。但是动手打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吗?在中国很多家庭都尊崇传统的打骂教育,然而这种行为却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早期教育

5岁的多米最近很喜欢在手机上看宝宝巴士小动画和学习刘小爱识字软件,爸爸妈妈想着都是教育类软件,让她多学习一会也没关系,小孩子还挺聪明,在学习认字时,记忆力还挺强,一会就过了一个小关卡。正是因为没有规定时间,识字软件又是小孩子都比较喜欢的模式,多米学起来就很认真,有时大人叫她,她都没反应。

这天晚上,多米又在看动画,妈妈告诉她该睡了,明天再看。可是,多米却不愿意睡觉,还想接着看,妈妈就生气地拿过手机关掉,并动手打了她的屁股,虽然没有打疼她,多米却急眼了,转过身就朝妈妈哭闹,小脸憋的通红,妈妈也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去哄一下。早期教育

家长脾气再好,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可能会动手打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在被打后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停止打孩子。

暴跳如雷,气愤难平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不听话,家长一时冲动打了孩子,孩子立马暴跳如雷,进行反抗,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说明孩子跟家长缺乏沟通,缺少正确的教育引导。如若孩子表现的非常极端,比如还手打父母,向爸妈丢东西,到处砸东西,这样的情况家长就更应该停手了,“以暴制暴”的方式只会让孩子也学到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早期教育

捏紧拳头,默默忍受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受到家长的打骂时,并不会像前面的孩子那样有很强烈地反应,他只会要紧牙齿默默流泪,心里可能会想着跟父母解释,但是却因为被打骂而故意赌气,不愿意说出口。如果家长不改变这样打骂的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只会变得逆来顺受,到后来孩子会越来越胆怯,心思敏感,甚至恐惧身边所有人。

早期教育

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呢?

首先要告诉他,为什么要打他。比如“妈妈是不是跟你说过很多次不要干什么,你还是没有听?”“你这种行为让爸爸妈妈很生气。”等等。然后再让他明白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让他知道父母在用这样的方式在教他,这样孩子就不会记恨父母,也知道其中的好坏。其次,可制定家规,让孩子必须遵守,当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有了第一次犯错受到惩罚的经历,孩子便会记住,避免二次犯错。最后,父母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打他不是有意的,再指出双方的错误,希望下次大家都能改掉错误。早期教育

虽然中国古话有“不打不成材”这种说法,但是现在社会又有多少孩子是靠“打”成才的呢?

浏览次数:1046 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25 17:37:50

相关标签: 识字软件

本文链接:https://www.lcc6.com/show-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