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很重要,这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状态是乐观开朗的还是内向压抑的。有很多家长都以自认为爱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是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你认为爱孩子的方式有可能伤孩子最深!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小舍得》很火,剧情和人物都很贴近生活,很多人在微博上留言感慨实在是在真实了!非常有带入感!这部电视剧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妈妈田雨岚和她的孩子颜子悠,在家庭中两个父母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父亲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太过于激进,而母亲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名列前茅。因为田雨岚这个角色自身就因为身世和在婆家的地位觉得自卑,但她个性要强,所以她把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她认为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获得名次,能上好的学校,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培训机构中学习的同时还要遭受老师夹带私人恩怨的谩骂,田雨岚却选择忍下来,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但是孩子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其实是不快乐而且很压抑的,以至于后来颜子悠患上了抑郁症忍无可忍崩溃呐喊“我不想看见你!”
颜子悠在演讲上说:“我的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这句话值得让家长们反思一下,爱孩子应该爱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表现,家长有没有在生活中对孩子说过“你不吃饭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你学习不好,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这种话大人觉得没什么,但是孩子却会因此害怕失去有可能养成讨好型人格。
子悠妈妈答应只要子悠的学习成绩不下滑就同意他踢球,但是后来又出尔反尔不让孩子踢球,让他多做两套卷子,这种事在我们的现实中生活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反思一下有没有说过带孩子出门玩,却一直拖着没去;有没有答应孩子奖励玩具却一直没买给孩子。很多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说话算数,可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时,却常大打折扣。这样做会让父母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理不再高大,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
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犯过一些自认为对孩子好,却伤害了孩子的事。我家孩子丫丫三岁时,到了幼儿识字的关键年龄,她爸给孩子用了一款叫做刘小爱识字的软件,我也看了一下这款识字软件是通过图形和汉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而且还有读音,笔画顺序,和组词造句,学习的内容还是很科学、全面的,但是毕竟是电子产品,怕孩子自控力差,我就经常在旁边看着她学习,有时候怕她渴了,饿了还会给她榨水果汁或者端些坚果给她吃。虽然都是为她着想,但是一段时间后,丫丫竟然跟我说:“妈妈你可不可以不要在我学习的时候打扰我,我都不能认真学习了!”听到这话说不难过是假的,孩子她爸说我这件事确实做得不对,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就是不应该打断她,这样才能让她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培养她的专注力,孩子渴了饿了等她学完了自己会吃。这件事情之后我也明白了:有时候自认为爱孩子的方式,有可能会害了孩子。
父母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在慢慢成长的,家长要反思一下对爱孩子方式的表达会不会伤害孩子,父母过多的宠爱会让孩子的性格骄横乖张,变得自私自利,不能经受一点挫折苦难和批评;父母总是忍不住给孩子出主意,打断孩子的思考,会让孩子难以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过于严格,高标准严要求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适。所以在爱孩子的问题上要适度,不要把自认为对的都强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