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后,许多家长有不同的感受,但不管怎么变,只要中高考没变,就要记住:学习的内在要求没有改变,该咋辅导咋辅导。不要因为压力而焦虑,也别因“双减”少了考试作业而躺平,咱就是不徐不疾,稳步前行。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我在家辅导孩子的中文。孩子随我,一个典型的理工科男孩,擅长数学,但他的语文有点差。在过去的几个学期里,我一直手把手教他,总算见了成效。我不敢说很好,但是至少有余力了,从容了。我很冷静。看到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说实话我真的很满足,觉得我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很多朋友想让我分享一些具体实操。今天就来聊聊吧!
语文到底学什么
作为一名家长,如果你想指导一个好孩子并取得成果,你必须首先弄清楚一件事-
“语文到底学什么?”
了解了这件事后,娃的语文学习才能找到她的发力点。
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和进阶能力两个方向。
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一是字词,二是语法。
这两部分解决后,低年级的语文学习和考试基本没有问题。在低年级或者学龄前打好基础,到了高年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进阶能力的提高上。
无论是字词还是语法知识点都比较零散,放在语境中去理解记忆比花时间单独记忆一堆分散的知识点要容易得多。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想打好识字基础,没有老师带着系统的学习很容易像“猴子掰苞米”,学一个忘一个。或者是知道怎么读但不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也不会用。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于是我选择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识字软件。
刘小爱识字软件根据3-7岁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同步小学教材,结合小学语文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将汉字从简单到深入分为识字启蒙、学前识字和幼小衔接三个阶段。认、写、练、测,四大环节闭环式学习,相辅相成,帮助孩子全方位巩固汉字的音形意,从而灵活运用汉字。
形象教学法,结合汉字的字源、字形、字义、字理,精心设计每个汉字的动画图卡形象,让孩子记忆更深刻,学习更轻松。
一些家长可能会说,不应该超前学吧,把生词语法学一遍,孩子上课了,会不会就不听老师的了?以我的经验,不会。儿子在学龄前打下的识字基础,在上小学后,因为字都认识,于是会兴致高昂的与老师互动,有时候还会抢着答题,这样听课时吸收率反而会更高。
进阶能力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
阅读不等于阅读理解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强调长期、大量的积累;这里的阅读理解指的是语文学科常考的“阅读理解题”。
同样,即使你没有写作天赋,也不意味着你不能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了解调查重点,把握常规,然后分而治之,绝对不错!
对于主旨深奥、长篇大论的阅读理解题,把题型总结出来了,再照着解题思路、方法,多刷刷题,自然就找到感觉了。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考试中遇到的阅读理解,其实都是从课本类型文章发展而来的,多读和课文同主题的文章,带着以上的问题去精读,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
总结出来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千万不要忽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家长可以在进行阅读之前问孩子问题,读完后再问一遍,带着孩子去书中找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阅读理解自然而然的就能提高了,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任何没有方向的努力,都容易沦为收效甚微的自我感动。我觉得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尤其如此。找准方向,才能更好的积累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