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字宝典/学前识字/关于儿童识字,有三个认识上的缪误,其中一个你可能不知道

后台常有读者留言,被孩子识字的问题困扰:

天天给孩子读书,为什么有的孩子3、4岁就能认字、自己阅读,而自己的孩子7、8岁还不认字?

教孩子认字,有什么规律或者方法吗?

今天的文章是我曾经结合带小桃子阅读的经历,从孩子识字的基本原理,识字关键节点等方面写的识字科普文,解答了关于孩子识字方面的大部分困惑,家有4-8岁孩子的家长可以一起探讨、分享。

关于儿童识字,有三个认识上的缪误,其中一个你可能不知道

我认识一位小朋友,她5岁时,有一天拿了一本书,叫我读给她听。

这是一本贴纸书,她显然十分热爱贴纸,只是因为不识字,不知道贴纸的使用指令,她要求我快点读给她听,她听完我读的内容就马上去贴纸完成任务,之后发出满足的笑声。一会儿她贴完了,又过来,要求我读下面几页。

我敏感地认识到,她其实是具有阅读能力的,书里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她都懂,她只是不认识字,我读给她听的过程,就是她阅读的过程。

她需要借助我的识字能力,就好像我跟一位英国的阅读专家交谈要借助翻译,并非我不懂内容,而是因为我不懂英语。

假如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你大可以沾沾自喜一番。因为这证明儿童的早期阅读,尤其是亲子阅读做得很好。

儿童虽然不识字,但看书的经验显然很丰富,书里在讲什么,她一听就明白,书里即将要讲什么,她也能推测个八九不离十。

我也能看出,她的妈妈在选书上很聪明,我猜孩子除了听故事、读绘本之外,还读着大量的游戏型、互动型、动手型的书。后面这种图书能够发展儿童的精细动作(贴纸、做模型手工这些带动手任务的书,能够锻炼儿童的小肌肉,也能显著促进大脑发育),还能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力。

但是,我也必须指出,儿童的识字能力已经有点赶不上儿童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了。必须要重视。

儿童通过大人帮着读,才能进行阅读,这会显著降低孩子阅读的效率。

长期依赖字幕看外国片的人,学习英语反而比不看字幕的人慢;长期依赖父母读书进行阅读的儿童,识字起来会比较艰难。

关于儿童识字,有三个认识上的缪误,其中一个你可能不知道

关于儿童识字,有三个认识上的缪误:

第一个谬误,认为儿童是通过拼音学习识字的。

我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学拼音之前,已经认识了很多字。我观察了我课堂的六七岁的娃娃,发现也是如此。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这一天开始才有拼音,而1958年之前,可以断定之前所有的识字的中国人都不是通过拼音识字的。

拼音首先是注音工具,然后对识字具有辅助作用。认为人是学了拼音才识字的,会拉慢儿童识字的进程,会让这个过程漫长艰辛,而且枯燥。

第二个谬误,认为儿童是通过生字卡片识字的。

生字卡片更适合做识字的检测工具,而不是学习工具,儿童不是通过生字卡片学识字的,就好像儿童不是通过考试来学习一样。这里我不得不提示一下,儿童识字软件是可以作为孩子识字的辅助工具的,就拿刘小爱识字软件来说。首先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其次是它的识字方式比卡片更加生动有趣。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软件学习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

第三个谬误,认为儿童7岁之前不能学习识字。

有一种挺“新潮”的说法,认为儿童7岁前不该接受认字、不该接受自主阅读。认为这些提前消耗了儿童的生命力,禁锢了孩子的思维,把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禁锢在了文字这些符号里。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而且非常紧张,这是因为我接触到大量儿童的识字敏感期,爆发期并不在7岁以后,早的在4岁、5岁,晚的在6岁,大多数儿童等不及7岁才暴发。识字敏感期通常表现为看见招牌上的文字就念念有词,看见文字都忍不住来问大人这是什么。

关于儿童识字,有三个认识上的缪误,其中一个你可能不知道

在儿童最有欲望、最迫切想识字的时候,不让儿童识字,不告诉儿童他想要的答案,儿童在敏感期之后,自然会学习得慢一些。

浏览次数:439 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1-12-10 14:45:21

本文链接:https://www.lcc6.com/show-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