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3岁之前的孩子不是学习汉字的时候。过早教孩子读书,只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家长们一定不要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而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
作为语文老师,身上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不光是学生家长会考评你的教学成果,亲朋好友和同事的眼睛都盯着你的教育能力,自己家孩子语文成绩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你的教学能力。虽然这两者看似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课堂教育,还是有区别的。那么语文老师都是怎么教自己孩子学习语文的呢?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耐心的引导、鼓励和奖励。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责怪他们。没有谁天生就会!教孩子识字的目的不是为了攀比数量,而是让他们知道字是一种表达意义的有用符号,能够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小时候不会主动选择去识字阅读,那么我们就要主动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与环境,让孩子尽可能早一点用各种有趣的形式接触和反复识字、阅读。从而,锻炼到他们的语言能力,充分开发大脑。
指读法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时,儿童用小手指指着字读,最好还要读出声音。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能帮助儿童识字。为什么?美国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曾经说过,儿童阅读时,负责语言功能的左脑,与负责图像功能的右脑同时运作,儿童在阅读中指读,通过音与形的配对,能帮助儿童迅速提高辨识字体的能力。
我们成年人不应该低估孩子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让他们早点开始识字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压力,但会充分锻炼和发挥他们的五种独特的认知能力。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一个12岁,一个5个多月。大宝6岁时进行过一次识字量的评估,大约是1700字。其实,我们也没有刻意的教他认字,就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教给他,时间长了,积少成多,自然就会了。
最近暖暖爱上《哈利·波特》,竟然能捧着大部头一本一本地读完,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平常总是因为暖暖学习心累,但是看到她这么专注地读一本书,我还是很开心的。即使是一本小说,我相信她也能从中积累更丰富的语言表达、获得更深入的感受和思考。
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提出:儿童的读写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在丰富的文字环境中,自然就学会了文字。 每个儿童刚出生,学习母语的时候,都是妈妈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教导的。身处于母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说了。
家长必须牢记,与孩子一起阅读时,尊重孩子的天性,配合正确的指读法,可以激发他们天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一个热爱阅读、阅读能力强的好孩子。